拉伸件是常見的一種加工方式,在正常生產加工中,用于沖壓拉伸加工比較常見的是鐵素體不銹鋼和奧氏體不銹鋼。在加工完成后隨著拉伸加工程度大小,有可能在后續出現開裂的現象,從不銹鋼材料的組織及性能分析來預防該種問題的發生。
一:奧氏體不銹鋼的延遲開裂。(比如200系列、以304為代表的300系列等) 奧氏體不銹鋼發生延遲開裂主要是因為它本身的組織決定的,奧氏體不銹鋼的加工硬化程度比較大,奧氏體組織在拉伸后除了存在冷加工所造成的殘余內應力外,還會在口部有部分發生馬氏體相變,要防止口部發生破裂,就必須消除殘余應力及消除馬氏體組織,使他在高溫下發生相變。奧氏體不銹鋼以304為例,退火溫度為1010—1050攝氏度,一般為了避免拉伸件整體退火的變形,只對拉伸件的口部進行退火,比較快捷的是高頻退火。
二:鐵素體不銹鋼的延遲開裂。(比如以430為代表的400系列不銹鋼,俗稱不銹鐵)鐵素體不銹鋼拉伸完后不發生相變,產品開裂主要是殘余應力造成的,為了保證安全,從經驗來來說,對于圓筒形拉伸件來說,當高徑比大于或等于0.8時、直徑大于等于300時,需要進行退火,當然,如果高徑比小于0.8時有開裂的現象,應該馬上安排退火。
使用不銹鋼或鐵素體不銹鋼材料拉伸產品時,使用沖壓拉伸油,可以降低產品的破損率,降低成本.沖壓加工的潤滑狀態,是流體潤滑和邊界潤滑共存的混合狀態。如果只使用礦物油,油膜強度不能滿足要求,油膜容易破裂,會引起金屬與金屬的接觸,產生燒結。使用油性劑可以彌補這一不足。油性劑分子的一端含有羧基、羥基、酯基等極性基。這些極性基可使油性劑產生化學或物理吸附,在金屬表面形成堅實的潤滑膜,使潤滑性能得以提高。
但當磨擦面的溫度升高到一定溫度時,油性劑吸附膜的分子排列會遭到破壞,失去潤滑效果。此時,覆蓋在兩個金屬表面的邊界潤滑膜消失,產生了金屬之間直接接觸。直接接觸面積增加,磨擦能量便隨之增加,從而導致溫度上升,其結果容易發生所謂燒結現象。在這種情況下,為了達到既使溫度上升,仍能防止兩個金屬面直接接觸的目的而使用的添加劑便是極壓劑。極壓劑是通過磨擦界面上產生的高溫使其本身發生化學變化,在磨擦著的金屬面上生成剪切力,并能起著有效保護作用的邊界潤滑膜。
做不銹鋼金屬五金制品拉伸,說一千道一萬,設備、模具、拉伸油是關鍵因素,否則,再好的人員、技術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不能做出高品質的產品。
金屬加工制造行業數據統計:拉伸設備的設計壽命都在10年左右,其中既有設備本身的因素,也有過度使用和維護不當的原因.在金屬拉伸加工過程中,選用拉伸油不當,很多設備加速損耗,有的僅僅只用了幾年就癱瘓了,直接影響整個工廠的運作,利益無法最大化。
歡迎垂詢:13328020789
昆山漢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蘇ICP備14036688號-8 Theme By Lihji